接觸式掃描技術
蔡司三坐標測量機(CMM)是高精度、可重復性和自動化尺寸檢查的代名詞。接觸式掃描測頭使準確性和生產率達到一個新水平:探頭沿著一條路徑測量數以千計的點。蔡司主動掃描技術加速了測量過程。設備利用率高,也能更快地識別問題。
單點測量VS蔡司掃描技術
選擇合適的測頭
測頭在獲取高質量的測量結果中起著決定性作用。觸發式測量也被稱為“啄木鳥”法:測量一個點,移向另一處位置,再次測量,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工作完成。該測量方式將耗費大量的時間,同時由于采集的數據量太少,所以測量精度也相應降低。相反,接觸式掃描技術采用連續掃描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,當探針在表面移動時,該技術可以沿著路徑快速、準確地測量數以千計的點。這保證了更快的工作流和更精確的測量結果。
傳統和主動掃描
蔡司區分了傳統掃描和主動掃描。盡管它們都是基于連接探頭的探針移動來記錄表面數據,但是在功能性方面仍有較大的差異。傳統探頭系統使用彈簧來保持探針位于中部位置,并使用應變儀來測量探針在被測表面移動時發生的彎曲扭轉。主動探頭系統則使用軟件控制的電磁鐵以及力控制器,以保持控針上的穩定且較低的受力。
高精度測量:掃描
相較于觸發式傳感器,掃描的操作安全性更高,測量更準確。例如,分析機械加工部件時,大部分表面平整且光滑。此時彈簧的壓縮偏移將維持在一個恒定且狹窄范圍內,您可以通過比單點測量更快的掃描速度,收集更多的數據 ,且精度更高。另一方面,如果部件的形狀及位置偏差較高且不規則結構較多,需要降低掃描速度,避免探針彎曲或發生空中掃描。此時如果使用的是主動式測頭,那么由于測力恒定,則不會發和此類現象。
靈活且面向未來:主動掃描
主動掃描系統中,無論長度、重量、位置、方向如何 ,力控制器始終保持探針能夠施加穩定的測量力。這為探針提供了更大的移動范圍,無需重新定位探頭。主動系統實時監測偏差,并調整測量力以使其維持在較低且連續的水平,使得整個過程的精度更高、速度更快。相較于傳統系統,主動掃描的速度更快,同時不影響準確性。
應對日常挑戰的優點
生產期間,諸如工具磨損和熱形變等因素可能造成部件偏離指定規格。產品通過率因此變得嚴峻。掃描更快意味著設備使用率高,線上識別問題的速度更快,從而減少部件報廢和返工的數量。